趙正康這個人,乍一看很普通,相貌平常,因為疾病的折磨而顯得黑瘦,說話不快不慢,並不鏗鏘有力,作為一個基層幹部,他也從未做過驚天動地的事業。
  然而細想想,他又並不普通。在我們周圍,有多少人能在肝臟切除三分之一的情況下,只休息一個月就回到崗位?有多少人身患嚴重疾病還能微笑著,全心全意投入工作?
  “得這麼重的病,一般人愁都愁死了。”在採訪時經常聽群眾這樣說。但趙正康絕不這樣。趙正康,溫江區壽安鎮苦竹村黨總支書記,他是一個以服務他人為樂,以創造價值為樂,一個純粹真誠的人。
  地處溫江區最北,曾經偏遠落後的苦竹村,在2011年溫江區新農村建設居民和諧幸福示範村評選活動中,居民的“和諧”指數、“幸福”指數均列全區第一名,成了不折不扣的“幸福村”。與疾病搏鬥,與命運搏鬥。在苦竹這片種滿花木的土地上,趙正康正用自己的行動實踐著新時代優秀共產黨員的價值,用一顆為民之心繼續譜寫著絢麗的人生篇章。在苦竹村的“一句話承諾”中,趙正康的承諾是“用心做事”。他確實做到了。
  修築
  老百姓致富路
  修路這件事,貫穿了趙正康10多年來任職苦竹村的全過程。修路時趙正康每天待在工地上,“他本來肝臟就切了三分之一,最受不得累,修這條路,他實在太累了。”苦竹村9組組長陳壽安說。
  當過兵、進過廠、創過業的趙正康在鎮黨組織的動員下,10年前回村參加了溫江區第一批公推直選村黨組織書記(當時全區共4個)的競選,擔當起了苦竹村班子的領頭羊。當時,苦竹村的花木種植面積占全村耕地面積的50%左右,而村裡卻沒有一寸水泥路面。致富無路,村民年人均純收入僅為4000元。10年來,苦竹村先後修建了10公里的水泥道路,整修了19公里機耕道和30多公里的田間道。村民的花木拉出去了,增收致富不在話下。2013年苦竹村人均收入達到15500元。
  天天守在工地 他實在太累了
  “趙書記的病突然變得這麼嚴重,我覺得跟修這條路有很大關係。”站在苦竹村11組的太平中心道上,陳壽安表情嚴肅,他對記者說出心中的想法。
  太平中心道,長1公里,寬6米。2013年修建,當年竣工。以前,這條路有多窄,拿陳壽安的話來說,一輛奧拓車和一輛摩托車相遇都錯不開車。
  苦竹村11組的村民,以前就靠這條窄小的碎石路出行。田裡種的桂花樹想要拉出去賣,很難。
  要把這條小路改造成寬6米的水泥路,不少村組幹部都覺得難度很大。首先,要占村民很多地,涉及地里花木的搬遷;其次,經費有限,按照村裡的報價,很多施工隊都說“這點錢修不下來。”
  趙正康還是堅持要修,挨家挨戶動員。所幸,苦竹村的群眾基礎好,因為修路而占地、搬遷花木,村民不僅不要一分錢,還自發籌集資金,主動投工投勞。挖土方、築路基,這些活村民自己乾,關鍵的工序才找施工隊,由此經費得以大大節約。
  修路時趙正康每天待在工地上,除了盯著施工質量外,還因為這條路一邊修一邊仍有人車通行,人車的安全他要負責。另外,有一條溝通過這條路,涵洞的修建在夜晚進行,趙正康熬更守夜地盯著,生怕一不小心出什麼安全事故。
  “他本來肝臟就切了三分之一,最受不得累,修這條路,他實在太累了。”陳壽安說。
  住院不忘工作 躺著就像等死
  2013年10月,太平中心路的修建基本完成,趙正康卻在體檢時查出肝臟有包塊,最終檢查出是得了肝包蟲病。春節前,他在成都市五醫院住了半個月的院後,再轉入華西醫院住了20天的院。
  “我們每去一次醫院看他,就發現他又瘦了一些。”村主任李小燕說。然而趙正康十分樂觀,“剛剛確診肝包蟲病時,他在電話里跟我說,‘最起碼不是癌症,我現在非常高興’。”
  這次生病前,趙正康體重是75公斤,171釐米高的人,還顯得有點肚腩。住院時,一下子瘦了10公斤。
  “其實,他的病有多嚴重,他自己和我們都知道。但是,他就是放心不下村裡的事。”李小燕告訴記者:“當時臨近春節,村裡要辦的事情很多,他就叫我們到醫院,到他的病床前去協商。”說起這些,李小燕的眼眶濕潤了。
  壽安鎮黨委副書記石秀蓉說起有一次去華西醫院探望趙正康時的情景。“他不時地接電話,在電話里處理村上的事,突然,他冒出一句話,‘我回去算了,在這裡躺著像等死’。”
  為了村民致富 做好服務工作
  回到楊柳河畔花木蔥蘢的苦竹村,活力又回到趙正康的身上。
  3月25日,記者來到苦竹村採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苦竹村正在修複去年洪災沖毀的水渠,趙正康在工地上“監工”。記者現場見識了他的“較真”。
  這裡是苦竹村6組的防洪水閘,涉及岸邊154畝田地的灌溉。去年“7·9”洪災時,水閘被沖毀,村民大量花木被淹。今年,在溫江區委組織部“走基層”的幫助下,這個水閘在修複時得以提檔升級。期間,趙正康每天來工地監工,當看到一個洞口沒有敷水泥,趙正康不依了,“這個地方必須敷水泥,不然不牢 痹謁募岢窒攏┕と嗽崩俠鮮凳蛋閹嚳蠛昧恕�
  “說我帶領群眾致富,真的談不上。村裡比我富的人多得很,他們腦子都比我靈光,一棵樹好多錢,我講不贏他們,”趙正康說,“只能說,我為他們致富做好服務工作。具體來說,就是搞好他們生產生活所需要的基礎條件,修路、修渠,給他們提供更多的便利。”
  如今路修好了 花木不愁銷售
  提起修路,群眾都認為是件好事兒,既方便了出行又發展了經濟,但真正實施起來卻不是那麼容易。村裡修路要占村民的土地,如果有一戶不願意,這條路就修不成。
  就拿村裡修建的第一條水泥路來說,需要擴寬2米左右的路面,當時有位村民的3分多地會被占,而他的地里種的都是5釐米左右的桂花樹,長勢不錯,如果搬遷就會影響桂花樹的生長,他態度強硬地表示“堅決不搬”。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趙正康幾乎每天都要抽時間去他家裡,和他磨嘴皮子。最終,這位村民同意了。這條路修好後,花木銷售更順暢了,那位村民也和其他幾十戶一起,發展成了花木種植和銷售的大戶。
  “這條路雖然只有一公里,但徹底轉變了老百姓的觀念。”接下來的幾年中,修路幾乎成為了苦竹村村民最熱門的話題,也成為了村民們最願意支持的事情。此後,通過村民提議、村議事會議決的方式,利用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獎補政策、村級公共服務資金等,苦竹村先後修建了太百路、百苦路、太平中心道路等約10公里的水泥道路,整修了19公里機耕道和30多公里的田間道。“現在好了,大路小路都修通了,再也不愁花木拉不出去了。”而今在苦竹村,只要提起修路,村民都是贊不絕口。
  凝聚
  黨組織戰鬥力
  回想起上任當初的情景,趙正康自感壓力非常大:“當時村裡黨組織凝聚力不強,黨員比較渙散,群眾意見多,產業也處於自髮狀態。”10年過去,村級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明顯提升,村上的黨員、幹部和村民建立起了牢固的信任關係。民風和諧純樸。這些改變是怎麼發生的?
  上任後第一招 公佈大隊賬目
  村務公開,是獲得村民信任的重要途徑,也是趙正康上任後的第一招。
  當年年底,苦竹村每戶村民收到了一份“新年禮物”——村上各個大隊都把賬目印刷出來,發到每家每戶。許多村民都說,“那麼多年沒見過的賬目,這盤還當成新年禮物送給我們了。”這些做法,漸漸換來了村民的信任,也換來了村裡黨員對村支部的信心。
  之後,趙正康組織了一系列的活動,亮出黨員身份,主動服務群眾,接受群眾監督。其中趙正康在全村黨員中開展了“一句話承諾”活動,要求黨員們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做出一句話承諾。承諾內容具體到一件事、一個點、一個問題上,並把承諾上牆公示,隨時接受群眾評論監督。
  後來,“一句話承諾”活動的升級版——“星級黨員”爭創評選活動又在全村黨員中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了。該活動將黨員劃分為五個星級,最高為五星級,總分為100分,黨員自評、黨員互評、群眾點評、支部考評的分值分別按照20%、30%、30%、20%的比例計算。同時,苦竹村還將每個黨員的照片、得分情況、一句話承諾、星級評定等內容上牆,全年對外展示,並接受黨員幹部群眾的監督。
  一開始,黨員們不習慣,還嘀咕“怎麼把我們亮出來了?”慢慢的,黨員接受了,並以此為榮。“以前有個別黨員認識不到位,對這些都不在乎,自從搞了這個活動後,他們也得到了徹底改變。”日前,記者在苦竹村採訪時看到,星級黨員評選公示欄內,86個黨員最低的都是“四星級”。
  民意委托授權 當群眾代言人
  2011年初,趙正康以知民情、解民憂、化民怨、暖民心為工作新起點,把“星級黨員”爭創評選活動再次升級,並引入到村議事會中。
  為防止村民議事會民意“被代表”和代表“不代表”等問題,趙正康在村民議事會中創新推行“民意委托授權”機制,全村14個小組2300多人共選出28個民意“代言人”(即議事會代表),每個議事會成員根據小組院落、感情關係等因素提出願意代言並服務的群眾名單,再由名單上的群眾確認願意接受其代言,雙方簽訂授權委托代言協議,並固定下來。
  三年多來,通過讓代表和村民雙向選擇,再加上契約約束、星級評定、罷免機制等,議事會成員代表民意步入了制度化軌道。
  “只有多聯繫、多代言、代好言,才能贏得更多村民的信任。”55歲的苟元龍是苦竹村11組群眾選出的“代言人”,他代表全組56戶的其中25戶。“平常除了種好自己的地之外,其餘的時間大多都是在走村入戶,搜集村民意見。”他頗有感觸地說:“代言戶數的多少,代言質量的高低,實質上是村民對自己認可不認可的問題。”他坦言,通過雙向選擇和比較,代表們會有壓力,自然也就會更積極。
  本報記者 李娟 攝影 馬丁
  (原標題:用心做事是我的承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43midc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